当前位置: > 专题
《长安的荔枝》火了 莆田荔枝也甜了1000多年
【发布日期:2025-06-25】 【来源:洞见莆田】 【阅读:次】【作者:】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最近,与这句古诗穿越时空遥相呼应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火了,在央视8套播出几集就拿下了收视率第一。剧中出现的一颗颗荔枝,仿佛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清甜之味。

  这让我们联想到,莆田的荔枝,正是从唐代开始栽培的,其实也已经甜了1000多年!

  有一种甜,叫莆田。荔枝是可以直观感受的莆田之甜,而且蕴含着口感的甜、文化的甜、生态的甜、产业的甜。


  千年古荔,口感甜


  荔枝是莆田四大名果之一,品种以陈紫为主,核小汁多、香甜可口,被蔡襄称赞“兴化荔最为奇特”。因遍植荔枝树,莆田别名“荔城”。20世纪60年代,郭沫若考察莆田时,题诗盛赞“荔城无处不荔枝”。2014年,莆田荔枝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000.jpg

  据史料记载,莆田荔枝的栽培兴于唐代、盛于宋代。目前,全市拥有树龄百年以上的荔枝树2000多株。其中,位于荔城区的“宋家香”荔枝树,种植于唐天宝年间,树龄近1300年,是国家一级古树名木,也是我省唯一一株千年荔枝树。

  莆田荔枝树虽老,但“老当益壮”,有不少高龄多产果树。位于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的“荔枝王”古荔树,树龄930多年,树冠覆盖面积达1亩多,最高年产荔枝量达2500斤,位居全省第一。


  状元IP,文化甜


  莆田是状元之乡,在科举时代涌现出21名状元。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丙辰科,莆田人同科考中文武两状元,分别为文状元徐铎、武状元薛奕,这是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正是因为徐铎、薛奕两位状元,莆田荔枝与状元文化融合,创造了独特的状元IP。

S22.jpg

  走进绶溪公园,来到延寿古桥旁,一棵“状元红”古荔树枝繁叶茂。这棵古荔树正是文状元徐铎所植,故称“状元红”。在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则保留着一大片“状元红”古树,相传是徐铎高中状元后衣锦还乡,将荔枝苗当作“伴手礼”送给下横山村友人,并一同种植于此。此外,徐铎还曾将一株荔枝幼苗赠与同科武状元薛奕种植,让“状元红”代代相传。

  荔枝与状元的故事,还有很多。北宋名臣、仙游枫亭人蔡襄所著的《荔枝谱》,是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堪称“状元之作”。蔡襄在泉州主持兴建的洛阳桥,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为“福建桥梁的状元”。


  荔林水乡,生态甜


  荔枝树喜水喜肥。所以,在河网密布、土壤肥沃的兴化平原南北洋地区,莆田人广种荔枝树。每年7月,河岸红垂万树、万家登梯采荔,摊开一幅风光旖旎的荔林水乡秀美画卷。

S33.jpg

  生态绿心,被称为城市的“绿肺”。沿着木兰溪综合治理的方向,莆田在建设城市生态绿心时,将兴化平原南北洋地区连绵成片的荔枝林带作为核心生态元素之一。比如,绶溪公园是莆田“绿心之冠”,4000多亩的占地面积,有2000多亩荔枝林。

  目前,莆田建成了面积约65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绿心,内部水系连通、荔林茂密,是主城区生态保持最完整的地区,集中体现了荔林水乡特色景观,是“山水诗画生态韵城”的最佳名片。


  文旅融合,产业甜


  荔城区是莆田荔枝的主产区,约占全市荔枝产量70%,从荔枝林带延伸出更加美丽的文旅产业新图景。

S44.jpg

  位于木兰溪西天尾段下游的北大村,水系绵长、渠清河畅,沿岸有绵延数里的百年荔枝树。于是,北大村“以水为脉、以荔为魂”,建设了荔林水乡公园,打造荔林景观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被评为福建省金牌旅游村。

  5月19日,以“灵秀莆田 荔景如画”为主题的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暨“穿越北大”状元文化季,在北大村启动。这场活动的特点,是推动荔枝景观与状元IP深入融合,探索“文化IP+生态旅游”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用多样魅力吸引八方游客。

  串联起荔林水乡的“水上巴士”,成为激活莆田生态绿心价值的“金钥匙”。目前,“水上巴士”已开通绶溪至玉湖、白塘湖、东阳村等多条航线,充分展示荔林美景、水乡风韵,盘活沿线古村、古厝、古桥等文化资源,亮出了莆田文旅产业“金名片”!

  莆田荔枝,甜在舌尖,也甜在心间,是那种让人初见倾心、一往情深的独特之甜。

  七月,莆田荔枝的成熟期将至,希望莆田荔枝的口感甜、文化甜、生态甜、产业甜,能换来游客们慕名而来、满意而归的一张张笑脸,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甜蜜动力”。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