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郭俊鑫:脚下有泥 心中有光
【发布日期:2025-04-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全媒体记者 钱碧云】

  光阴似箭,在天马村驻村的两年时间里,郭俊鑫以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村庄留存历史记忆的故事。这也见证着郭俊鑫从校园到农村,从毕业生到“村里人”的华丽转身。

  家住仙游县鲤城街道的郭俊鑫,202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8月,他顺利通过选调生考试,上级把他分配到仙游县游洋镇天马村当大学生村官。刚到村里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时,他就和群众一起参加古厝群及周边的人居环境整治:河道垃圾收集、古厝柴火清运、埕地除草清杂……他不怕脏臭,不叫苦累,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xqh2504292.jpg

  天马村曾一度以山水自然光景风靡网络,很快便乘着流量“东风”,整体转向乡村文旅发展。村主任郑星辉希望郭俊鑫能发挥专业所长,从文化艺术方面为村内的主要景点古厝群做好文化“包装”。于是,郭俊鑫和负责展览设计的厦门大学艺术创意与创新学院李蔚青教授对接。在李教授的指导下,他和其他村干部到自然村入户走访,既收集故事也收集可供展陈的物品。村民对此大都很支持,为他们讲古梳今、贡献展品;但也有少数人表示不解,特别是在收集物品时,他们依然表示怀疑,以致给工作带来阻力。

  作为设计者的李教授,为迎合众人的审美眼光,和郭俊鑫一起深入探讨并尽量将众人的理念融入整体设计中去。古厝群文化“软装”的最终落成赢来大部分村民的赞誉。今年春节期间,许多归来的村民走进焕然一新的厅堂,开始跟着文字追寻祖辈的足迹。除了文字之外,还陆续上墙中草药标本、村景油画、书法作品……前来游玩的旅客不用再面对古厝那空荡荡的空间,而是有了可以阅读的历史和故事,从而了解村庄的历史变迁,同时通过展出的器具链接起记忆深处的乡愁。

  天马村采取“政府投入+企业投资”等方式,对古厝群进行统一修缮提升、活化利用,培育共享茶室、民宿、农家乐、农村供销社等新业态,建设短视频拍摄、直播运营、摄影写生基地,将古厝群打造成集“特色民宿、特产销售、休闲吃喝、文化展馆”为一体的网红景点。每逢节假日,游客量逾6000人次,既鼓了群众腰包,又增加村财投入,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对于郭俊鑫来说,这个项目记录着他的成长。现在,村里还将为客人导游、讲解村庄故事的任务交给郭俊鑫,让他将乡愁传承下去。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