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务服务革命,正在重塑项目建设全周期! 据媒体报道,继“五证同发”后,莆田又重磅推出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五即”审批服务模式,也就是“洽谈即服务、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开工即配套、竣工即办证”,力促工业项目从招商到投产“全链条加速”。该举措为全省首推,莆田优服务、抓项目的力度引人瞩目。 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联合出台《莆田市开发区开展工程建设项目“五即”审批服务模式实施方案》看,“五即”模式将有力有效地为企业稳定发展预期、节约时间成本、降低办事难度。 “洽谈即服务”方面,主动协助企业完成项目用地选址、准入评审等前期工作,提供全流程帮办导办服务,实行用地清单制与区域评估。通过这些服务举措,让企业在洽谈时就感受到全方位支持,大大增强企业投资信心,为后续合作筑牢根基。 “签约即供地”方面,加强产业用地储备,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完善土地保障统筹机制,实现“地等项目”;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行用地规划许可证“免申即领”;推动“交地即交证”。这些“组合拳”意味着,莆田把项目土地提前备好,符合条件的企业快速拿地,省时又省心,把更多精力投入项目建设中去。 “拿地即开工”方面,深化“零增地”工业项目审批模式,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预建厂房与项目审批双链推”工业项目审批模式,建设适配标准厂房或量身预建厂房并完善审批和基础设施接入,引导中小企业租赁或购买,项目签约后同步办理多项审批手续,可实现快速落地投产。 “开工即配套”方面,完善土地供应前基础配套,优化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推动“五证同发”与环评审批改革,公开园区年度跟踪监测报告。这些举措都将方便企业投资,促进产业集聚和园区发展。 “竣工即办证”方面,开展“联合验收”,健全“多测合一”机制,推行“验登合一”改革,在验收通过且符合条件后3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首次登记。通过踢好“临门一脚”,企业无需多头跑、不用反复提交材料,减少精力消耗。 “五即”模式是富有前瞻性的改革探索,将在政府部门协作、服务理念及监管效能方面带来新气象。 由于“五即”模式涉及多个职能领域,各部门间逐步打破行政边界,构建高效协同机制成为必然趋势。就像“五证同发”实践中,自然资源、住建、环保等部门同步审批、并联办理,不仅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还要完善信息共享渠道,从而实现政务流程的顺畅衔接,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政务服务理念的迭代升级也在发生。从“管理思维”到“服务思维”,政府部门将更加注重企业需求,主动倾听企业诉求,优化服务细节,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当然,在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如何创新监管方式,确保项目合规推进,也是值得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随着“五即”模式推进,对政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新的期待。加强政策法规学习,熟悉审批业务,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即”,体现的是速度、态度与力度。这“五即”环环相扣,贯穿项目建设全周期。 据相关报道,在“五即”模式下,莆田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如此高效的服务,无疑能够在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抢占先机。 对于抓项目、抓招商、抓产业,莆田一直是认真的。今年以来,莆田持续“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要,一切要素跟着项目跑、一切服务围着项目转、一切资源冲着项目去。从出台“园区20条”、开展“招商奋战年”活动,再到此次在全省首推“五即”模式,彰显了莆田对项目的重视、对企业的厚爱。 眼下,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唯有坚定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把服务做暖,将效率提高。“五即”模式已在莆田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面推行,成为各开发区招引优质项目的“金字招牌”。 只有满园春色,才能满城精彩。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建设,将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为挺直脊梁、崛起闽中提供硬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