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地名故事
【发布日期:2025-04-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吴松江】

  地名演变的现象原因有多种,其中的一种常见就是地名因谐音而演变。由于地名中的多音字,人们对地名记录时就因谐音而有了不同的文字记录,或者有意地用谐音将地名改得更好听些,从而导致地名的涵义发生了变化,或者是由于地名的音变而导致地名的文字记录发生变化。

        据《仙游地名揽胜》,原仙游城东乡宝峰村位于县城以北大蜚山左障将军山下,因境内有山形如马鞍,故名“马鞍”。由于莆仙方言“马”与“宝”是谐音,“鞍”与“坑”是近音,故里人呼“马鞍”为“马坑”,约定俗成,清代县志地舆志收入地名亦为“马坑”,近村处附设“马坑寨”。再后,由于莆仙方言“坑”又音变为“峰”,为此该村的地名称为“宝峰”。

        仙游郊尾镇地方,早期称为“沟尾”,据《仙游县志》载,那是因为该地是处源于云顶山而流入沧溪的溪沟之尾,这是以自然溪流的地理位置而命名的。后因“沟”与“郊”方言同音,于1952年改为“郊尾”。

  又,据《郊尾镇志》载,古时因境内海湾分流形成沟状地貌而得名“沟尾”。

  郊尾镇一些自然村因谐音而得名的地名有:

  据《郊尾镇志》载,“埕边”是居民区地形似鼎,“鼎”与“埕”方言谐音故称“埕边”;据《郊尾镇志》载,“宝坑”是村民聚居点形状如磨,故名“磨坑”。……1949年后,因宝与“磨”方言同音而改称为“宝坑”;据《郊尾镇志》载,“西山”由于村东有一座山形似狮而得名。“西”与“狮”方言同音而改称;据《郊尾镇志》载,“后沈”由宋代称“厚锦”的谐音而得名。“厚锦”为文读音,当地人用白读音中称呼时,由于“厚”与“后”方言同音,“锦”音因与“厚”音组词后发生音变成为“沈”音。

  据《郊尾镇志》载,伍狮村“古坪寨”在清代称为“高坪寨”,乃因“高”与“古”是莆仙方言近音而演变的。

  据《郊尾社区志》载,“安边”原本由“庵边”演变而来。其地名的演变缘由是,明朝末年,原沟尾梅洋村女子黄氏嫁慈孝里山头欧姓村民为妻,因山头山区闹虎患和匪患,黄氏怀孕时偕同丈夫回娘家避难。按当地风俗,出嫁之女不准在娘家生小孩。便在梅洋半里处一座尼姑庵边修建两间平房栖身,次年产下一男,后庵边之地方成了欧姓的发源地取名为“庵边”,后因谐音演变而成为“安边”。

  据《仙游地名揽胜》,相传宋宝文阁待制陈次升在家乡倾资建北溪桥,乡民感恩遂命名“待制桥”,并在桥头立待制亭,桥西待制庙,修待制街,因待制而得名,“待制”与“大济”莆仙方言谐音,“大济”寓有“大济于人”,颂扬陈氏功德之意,后来改“待制”为“大济”,俗呼“大圳”。

  大济镇“后林”:明万历年间,一林姓从大济村前面自然村迁入,以林姓的郡号“瑶林”,后改名为“后林”。

  大济镇“洋坑”:在明正统之前(此处)为杨氏聚居,因“杨家”与“洋坑”方言近音,故称“洋坑村”。

  据《仙游县志》载,仙游度尾镇地处昔时仙游西乡通往永春道路的尾端,原名为路尾,后因“路”与“度”的方言同音,故改为“度尾”。

  又,据《仙游地名揽胜》,度尾原名“度末”。清黄有熊《锦邱野录》载:“平丘芦苇,芒绿清溪。叶舟过末结茅暂栖。”意为沿木兰溪逆流而上至芦苇丛生的溪末,溪路已尽,结茅暂住,故名“渡尾”。因仙游方言“渡”与“度”谐音且意相同,故称“度尾”。

  据《仙游地名揽胜》,度尾镇“霞溪”在明朝时代,人口最聚焦的地段有一座宫庙名为“瑕石宫”,……宫殿后面有一条古街,当时称为“瑕石街”,简称“瑕街”,因“瑕”字不通俗,后就将“瑕街”写成“霞溪”。

  据《仙游县志》载,仙游西苑乡的“西苑”地名,原是以山形似狮得名为“狮吟”。清代一书生上京应考,看到京都有“西苑”之雅号,恰仙游方言“狮吟”与“西苑”同音,故改名为“西苑”。

  据《仙游县志》载,仙游书峰乡,原是一林姓定居此山峰后的低洼处。本地把低洼的盆地称为“坑”,因林家以诗书为训,就称为“书坑”。后因“坑”与“峰”在莆仙方言中相近,故称为“书峰”。

  据《兴化县志》和《游洋志》记载,唐朝时,凤山九座寺有一个叫智广的和尚,路过菜溪岩时,在这里休憩。他不食人间烟火,而以野菜为粮。山脚下的人看到溪流上有菜叶漂流,因此就称这里是菜溪。前人严光汉有诗曰:“瀑尽云飞石室开,万山供奉雨花台。游人莫讶溪名菜,自昔茎根逐水来。” 到了北宋年间,龙华有一个姓陈名易号聘君的人,因与王安石不和,故弃官返乡,来到菜溪岩隐居。后来,蔡襄的曾孙、西京提学司蔡枢来到菜溪岩,同陈易一起游览胜景,陈易便把菜溪以谐音改名为蔡溪。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