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陈秀钗 通讯员 庄超凡 文/图)3月3日,莆田十中心理健康中心召开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研讨会。本次会议聚焦本学期家校社协同育人专项行动,通过科学测评与精准干预,构建学生家庭教育档案,为协同育人提供可视化路径。 莆田十中始终将家庭教育视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此次测评历时两周,以“科学评估、精准干预”为核心,引入国际权威量表,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为后续个性化教育提供数据支持。学校参考“档案袋评价模式”,将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的电子成长档案,动态记录家庭与学校的协作过程。 测评实施过程中,全校高一至高三年级学生参与,共回收有效问卷2000余份。学校采用电子档案袋系统整合数据,确保信息可追溯、可分析,同时严格遵循数据保密原则,测评结果仅限心理教师及班主任查阅。 根据测评结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制定分层干预计划:一是个性化指导,针对幸福感偏低的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对家庭环境评分较低的家庭,开展“亲子沟通工作坊”及家访活动;二是家长赋能,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主题涵盖“情感式教养”“冲突解决技巧”等,发放《家庭教育指南》,结合测评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三是长期追踪,每学期更新测评数据,动态调整干预策略,纳入学生成长档案。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基石。通过科学测评与系统干预,莆田十中不仅为家长提供了“教育导航”,更构建了家校协同育人的新范式。后续,学校将持续优化档案管理,推动家庭教育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