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事
让“流量骗子”无处遁形
【发布日期:2024-03-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近几天,“上海女教师疑与16岁学生不正当交往”事件引发争议。事件还在调查中,博眼球者却已粉墨登场。据媒体报道,疑似有多位博主“碰瓷”新闻当事人,从衣着、妆容上模仿涉事女教师开直播、赚打赏;此外,还有部分账号刻意使用新闻当事人的照片当头像,涉嫌混淆视听。

  从法律角度看,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已构成侵权。在法律之外,主播冒充涉事女教师开直播赚流量,也会对社会价值观带来冲击——面对直播间里大量年轻受众,“碰瓷”直播向他们传递着“为了红可以不惜弄虚作假、可以罔顾公序良俗”的扭曲价值观,粉丝量越大,危害便越甚。目前,一批账号已被平台封禁,但对依附流量而生的网络乱象不能止于一封了之,应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整改整治。

  无独有偶,几乎与“碰瓷直播”同时,“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有博主自称,一个名叫“秦朗”的孩子疑似将寒假作业遗落在国外,被工作人员交给自己后替他带回了国。这个戏剧性故事登上热搜,相关视频评论区冒出一堆自称“秦朗的老师”“秦朗的同学”的人,更有人以“秦朗舅舅”的名义开启直播并接受打赏。直到相关账号被平台封禁,部分网友才发觉自己遭到了戏弄。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互联网上的虚假营销,许多人都不会陌生:母婴博主的婴儿,可能是租来的;情侣博主的甜言蜜语,或是精心设计的脚本;生活中的温馨瞬间,也可以被“制造”……种种乱象背后,都是对流量的无底线追求,都是对流量变现的无原则渴望。而“秦朗舅舅”们最后破坏的,是网络空间的公信力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什么流量都可以蹭。近年来,整治以营销目的博眼球、借极端事件蹭热点等行为,相关平台和监管部门一直在行动,一批又一批违法违规账号得到应有处置,但随着新技术、新变种不断出现,仍需与时俱进创新治理手段。例如,有专家指出,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平台除采取注销账号、禁言、取消互动功能等措施外,还应加快完善账号粉丝数量管理、营利行为监管等制度,将作品内容与营利收益深度绑定,增强对不法行为的处罚“痛感”,倒逼从业者缩回违规之手。

  互联网不缺流量,但如果眼里只有跟风炒作的逻辑,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流量所反噬。无论是平台还是主播,迎合流量不如提高质量,唯有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塑造健康品牌形象,才能真正把握“流量窗口”,赢得“流量馈赠”。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吴振东)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