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诗经》: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发布日期:2023-11-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甘炜超】

  前段时间,ChatGPT成了“焦点”,带来了一系列的热点话题,这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就涌现在各大网站,我尝试用了一种进行对话,让它向我介绍一下《诗经》,我得到了一大段文字,洋洋洒洒好几百字,内容就是类似于“《诗经》是古老的的诗歌总集,不仅是一本诗歌集合、更是一本关于历史、社会和人类情感的珍贵典藏……”这种陈述性知识,现代社会最不缺的就是这种陈述性知识。

  我想让聊天机器人教我读诗,它在它的语料库世界里能够轻松找到我要的诗并介绍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并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是,《诗经》是真的这样子的吗?读诗的那个过程,就是读这些场景、表达的感情吗?我想,这是机器人无法取代人类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诗经》作为中国诗歌文化的滥觞,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正是人类情感的真实体现,但在人工智能背后,只有冷冰冰的一串代码公式。人工智能能给予我们知识,能够在短短时间里给我们所需要的尽可能多的知识,但是人工智能,不能给予我们文字以外的情感体验、生命体验。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多出了那么一些情感,让人类作为地球生态圈的一环就显得无比伟大。

  宋代文人李仲蒙提到“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人工智能对“物”只有一串串代码背后的概念,而不能对“物”所产生触动,它不能看到“雎鸠”就产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联想,它不能对着“桃树”发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感慨,它不能对着“月亮”做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赞叹……而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命经历对所见事物产生不同的触动,而这些,都在这本《诗经》里。

  作为中国诗歌文化的发端,《诗经》切切实实影响了后代诗歌的发展走向,任何时期的文学都脱离不了它的深远影响,尽管它并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丰富多彩。复旦大学的骆玉明教授曾说过:“《诗经》是我们文化的基因,读或不读它,它都在你身上。”这点我是极力推崇的,我们能够从《周南·关雎》里感受到年轻男子对所倾慕的女子那种藏着的小心翼翼的爱,那种含蓄内敛的倾慕不仅发生在距离我们两千多年的古人身上,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发生在我们身上;《秦风·无衣》里感受到英勇抗敌、保家卫国的勇气,那种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不仅指引着两千多年前的先人,也指引着现在崇尚和平、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们。

  这时候,《诗经》作为经典,它的价值与意义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在一首诗里竟然跟距离我们千年之远的那片古老土地上的人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样的体验何其伟大,这样的体验全都在一本《诗经》里,它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发展,也塑造了我们的民族。

  在《诗经》里,我们看到了古时候人们通过对生命体验、情感体验的描述,诞生了一篇篇诗,拼凑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留下了一帧帧珍贵的瞬间。阅读《诗经》,就是在科技进步无比快速的现在,在到处都是移动的人群里被一个根系所牵引着,去珍惜在快速移动的时候,略过的那一幕幕珍贵的瞬间。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