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焦点
防汛备汛 应急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3-05-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黄凤珍】

  当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雨水增多,且短时强降雨多发。我市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狠抓各项汛前准备,夯实防汛抗旱工作基础,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局23051804.jpg

涵江区组织水库防洪抢险演练 

  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防指领导坐镇指挥部指挥,先后召开7次会商调度会,部署“3·23”“3·25”“4·4”“4·18”“5·7”等5场持续性强降雨过程防御工作,落实落细防御暴雨各项措施,累计发布预警145期,预警信号569期、预警服务手机短信479条,发送防汛责任人1048964人次,点对点指挥指导提醒重点乡镇达256次,组织3928人次基层干部下沉一线指导防范工作,转移危险区域群众399人次,做到应转尽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应急局23051803.jpg

市防指副指挥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曾金清带队深入基层检查防汛备汛工作

  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提升城市排水防涝

  全市216座水库、179条江河海堤、228个水闸等防潮工程,全部完成防洪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审批工作。按照“县级自查、市级核查”原则,水利部门部署开展库堤闸等汛前检查工作,重点对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和防汛“三个责任人”落实情况及水库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关键部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限期整改。截至目前,共排查防洪防潮工程设施266处,查出隐患问题82处,已整改59处,正在整改23处问题,由主管部门负责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整改到位、闭环管理。

  2022年8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莆田市防汛防台风抗旱应急预案》,对城市防洪防涝责任作了明确分工。2022年11月,出台了《莆田市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明确近远期城市内涝治理目标,细化城市内涝治理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排水防涝水平。目前,相关部门已排查城市轨道交通、市政道路的隧道和涵洞等重点场所、部位风险隐患。开展立交桥、隧道、涵洞等易积水低洼区域摸排,排查迎宾大道木兰溪大桥、城港大道木兰溪大桥下区域,发现隐患2处,按照要求设置水位警戒标识,用于安全警示和防范,已全部整改到位。检查市区2处地道抽排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情况,发现隐患1处,已整改到位,确保抽排设备的正常运行。城市管理部门储备沙袋1600个、安全警示标志500个、挖掘机8台、疏通车2部、发电机8台、铁牌围挡200套、抽水泵31台、龙吸水1台等一批排涝设备。

  做好防汛备汛

  提高应急能力

  我市共组建防汛抢险队伍73支1286人。按照地方、部门防汛抗旱应急抢险和救灾救援需求,分级分类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对冲锋舟、发电机、排涝抽水设备、卫星电话等抢险物资设备进行全面调试,保障应急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全市储备了冲锋舟13艘、橡皮艇23艘、救生衣6047件、编织袋104万条等防汛抢险物资。

应急局23051806.jpg

涵江区组织防御山洪灾害演练——转移群众

  全面开展防汛防台风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落实闭环管理,能立行立改的应百分百整改到位,无法立即整改的,落实应急度汛措施,确保安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排查防洪防潮工程设施、海洋渔业工程设施、水上交通航运与施工、城镇防涝排涝、地质灾害、避灾安置等工程1856处,排查风险隐患484处,已整改457处,剩余27处未整改隐患问题,已制定临时应急度汛方案,确保安全。

  当前,我市全面推进基层防汛能力“十个有”标准化建设。截至5月15日,已完成54个乡镇、967个村标准化建设,剩下6个行政村6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全市260个山洪灾害高风险村应急卫星电话全部完成安装调试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健全预警与应急机制

  市防指及时调整市防指与防汛抗旱专项工作组组成人员,明晰防指、防指专项工作组和成员单位的职责,制定印发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建立完善防汛抗旱工作机制,部署做好2023年防汛备汛等各项工作。

应急局23051801.jpg

         秀屿区月塘镇组织防汛防台风演练

  在落实工作机制上,落实“叫应”机制,构建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渠道,第一时间预警到相关责任人,及时向社会发布灾害预警信息;落实“联动”机制,完善气象、水利、水文、自然资源等多部门预警,强化公安、交通、消防、城管、住建等多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做到提前落实防范措施,遇有积涝、树枝掉落、山体滑坡等险情,第一时间联动响应、迅速高效处置;严格落实转移避险“双把锁”机制,做到危险区域房屋“群众一把锁、干部一把锁”,严防群众擅自回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落实城市、城镇等防汛责任人;落实基层村镇、有关工程管理单位等责任人。

应急局23051805.jpg

秀屿区南日镇组织防汛防台风演练

  我市修订各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完成市、县、乡、村四级1035个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工作。修订完善超标洪水防御专项应急预案,狠抓预测预报、水工程调度、堤防抢护、人员转移等各个环节措施的落实,有序防范应对可能发生的超标洪水;2022年5月,市气象局印发《莆田市气象局强降水天气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修订)》,进一步规范强降水天气叫应服务机制。2022年8月出台的《莆田市防汛防台风抗旱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预警与应急响应联运机制,明确应对措施,切实提高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防指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各级防汛部门组织开展防汛业务专题培训65场、3205名防汛责任人参训,着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防汛防台风指挥决策能力和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水平;组织开展应急处置预案演练。以预案中的转移避险、应急处置等环节为重点,县、乡、村三级开展贴近实战、到村到点的避险转移实战演练406场,参加演练人员6594人,实现危险区域群众自主转移避险演练全覆盖,确保有关责任人掌握预案内容、熟悉预案流程,群众熟悉转移路线、掌握自救知识,切实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