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莆仙戏
莆仙戏《踏伞行》:从传统中走来
【发布日期:2022-10-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智联忠】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创作排演的莆仙戏《踏伞行》,从挖掘、继承莆仙戏优秀传统入手,通过早有订亲但未曾谋面的刑部主事之子陈时中和将门小姐王慧兰,二人在战乱中偶然相遇,风雨中结伴同行,互怀好意、猜测试探、谎言示爱、尴尬悔恨、原谅和好,演绎了一出古代青年男女唯美的爱情故事。剧目故事情节新颖,结构紧凑巧妙,表演古朴细腻,又有着独特的时代意义和思想内涵。

  挖掘传统 开拓创新
  观赏莆仙戏《踏伞行》,有一种浓烈甘醇的传统清香迎面扑来,着力进行艺术表现但却自然不做作。这种纯粹、直接的传统味儿,来自于从剧目创作意图、剧本写作,到唱腔设计、舞台表演……都明确地指向挖掘莆仙戏资源、继承优秀传统的创作目的。因此,对于这部新编创作剧目的审视与评析,就不能不首要地探讨传统对于这部戏的意义和地位。
  当下社会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使人们生活的节奏愈来愈快,很多时候面对生活我们来不及思考。在艺术创作方面同样如此,现在不是没有作品、不是缺乏创作活动,一定意义上反而是创作得太多、太快了,同质化的问题也就无法避免了。其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的莆仙戏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剧种传统丰厚、别有特色。但在过去一段时间曾存在重发展轻继承、忽视剧种个性的倾向;在长期的农村市场演出中逐渐削弱了艺术上的细腻讲究。如何阻止艺术走向粗糙,如何让剧种独特的技艺不会人去技失,如何使优秀的表演不因剧目渐渐退出舞台而流失。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剧作者以及整个主创团队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这其实不仅是莆仙戏面临的问题,而是当下整个戏曲界非常重要的理论话题和实践命题。莆仙戏《拜月亭·瑞兰走雨》中表现瑞兰母女二人冒雨赶路的一段表演,舞蹈性强、动作柔美、别具特色,是莆仙戏艺术的精华,常作为折子戏演出。为了充分继承和保留这段精彩的表演,并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从剧本创作上必须把这部分吸纳进来。
  剧作家周长赋,充分保留和运用传统戏《蒋世隆》中“走雨”“抢伞”的表演和情节,巧妙化用《双珠记》中陈时中与王慧兰的故事进行新的创作。名为改编剧目,其实剧作家利用了传统戏中的部分情节、表演精华进而赋予人物独特的心理走向和时代意义,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创造。《踏伞行》的继承远不止停留在故事题材、表演唱段方面,首先从文本创作上作者整体把握了莆仙戏的风格和特质。在具体的写作上,严格遵守莆仙戏曲牌体音乐结构的特点,采取依曲填词的方法,主动地适应音乐的结构模式和规范。这样的创作过程是编剧与唱腔设计密切合作与打磨的过程,当然可想而知创作难度是极大的,但是唯独如此才是尊重艺术规律的。另外一方面,剧目打破原有剧情发展的束缚,精心地完成了一个新故事的编织:通过早有订亲但未曾谋面陈时中和王慧兰,在战乱中相遇,无奈在风雨中结伴而行,途中二人互怀好意又各自有所隐瞒,以致生惹是非与悔恨,讲述了一段唯美、感人的爱情故事。这其中虽写的是古代人的心理和经历,却与当代社会形成了强烈共鸣,有着多重思想蕴含和现实意义。
  结构精巧 意蕴丰富

  周长赋是结构戏剧的大家,《踏伞行》一剧结构紧凑起伏有致,踏伞、听雨、又雨、雨渡,四折戏简洁清晰、层层推进,细腻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动态和纠结心理。第一折踏伞,开场即是番兵入侵,王慧兰与其母、陈时中与家童各自逃难,舞台上边奔走边唱,乱军抢杀之中他们各自冲散,王慧兰、陈时中因此相遇。陈时中欲往京都汴梁投奔其父,王慧兰说兵荒马乱孤身无依,请求带她同行。碍于二人非亲非故、男女授受不亲但贼兵杀来又异常危险,几度犹豫、纠缠之下,二人同行,有人问起权说是夫妻。陈时中不情愿带上王慧兰,但也实实无奈,对她言说“遇上你真是麻烦呀”。

  这二人的夫妻呀,是假的,会成真的吗?请看第二折听雨,开始讲店妈和艄公二人闹别扭,店妈吃醋与老头赌气,他在船上住了一个月没回家,回家后在店妈质问下又被赶了出去。这段戏初看是一种幽默的场上气氛调节,实际上远不止如此,与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也形成了呼应。二人住在了店妈的客店中一套间,关了门是两间,门一开就是一间。二人用了些酒菜,慧兰敬酒一杯对公子表示谢意,陈时中为眼前的貌美女子吸引。通过名姓后慧兰得知眼前的陈公子正是他的未婚夫,她惊喜之余却没有与他相认。笔锋斗转,让观众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急切——她怎么不相认,要干嘛呢?慧兰欲试未婚夫婿心性,故不告知自己姓名。夜雨潇潇中一番对饮后,陈时中终于按捺不住对王慧兰的爱慕,谎称自己未曾定亲,并向对方求爱,说即便定过亲也要退掉,慧兰犹如当头一棒,告诉陈时中她就是要退亲的女子!二人闹翻,各守一处,深夜听着这时而大起来的雨声……
  第三折又雨,第二天王夫人和家童也来到了店中,大家齐相聚本是好事,怎奈昨夜之事慧兰又恼又羞,破门而出。紧接着第四折陈时中带着伞前去追赶王慧兰,二人在船上时中向慧兰认错,加之众人的劝说都无用。他只好提出即使退亲,还要再向慧兰求婚。慧兰百感交集,她发现对时中的爱意早已无法放下,最终原谅对方。雨中,两人同伞同舟,继续前行去往汴梁,一个圆满的结尾。
  这部戏写了男女不同的心理和人世间的普通情理,道出了其中些许真谛。礼仪诚信无疑是要提倡的,水至清则无鱼,谁又能那么完美无缺呢?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都要不得过分的执着,否则不知会有多少人受伤害。有些事情不能随便试,尤其是在感情中试探对方。陈时中说谎没有定亲不应该,孰不知王慧兰的隐瞒也是谎言。用谎言来得到自己的结果,也许注定就是一个节外生枝的新谎言。相反,如果公子不对眼前的女子爱慕只是真心地忠诚于从未谋面的未婚妻,那王慧兰又该如何面对呢?到底是以婚约为准,还是现实中的选择判断为上?戏里还写了一种真实——有些时候我们的坚持、不依不饶只是一种无畏的纠缠,王慧兰不原谅陈时中说要退婚,当陈说真要退婚的时候她有些手足无措。当下,好多情侣纠缠于一些不重要的小事,非要和对方离婚、分手,百般求和、认错无果时对方一句坚定的离婚却让他(她)顿时清醒了,无法挽留的他其实并不想如此。人和人,该宽容就宽容,自己也有自己的不是。从这个戏里我们还可以体会到更多的东西,或者和以上的认识截然不同,不要紧,这些都是《踏伞行》意蕴丰厚的表征,这些思想层面的东西为舞台呈现提供了表现的基础。
  表演细腻
  别具风采
  《踏伞行》一剧演员在表演上是可圈可点的,这不仅来自莆仙戏剧种丰厚的艺术养分、剧本情节丰富充满传奇性的故事,同样也得益于主创团队精心的设计、打磨和精准表现。《瑞兰走雨》,其舞蹈造型皆源于莆仙戏传统动作,是一出经典的折子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名艺人陈金标等人将其改编为《伞舞》《走雨》,成为了舞蹈佳作,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也足见其独特的价值。《踏伞行》踏伞一折,把《瑞兰走雨》《益春留伞》中的旋肩、车肩、放肩、蹑肩、摇步、拖步、云步、蹀步等科介巧妙化用,精彩地呈现了舞台上“拖伞”“拾伞”“踏伞”“抢伞”“跪伞”等舞台动作和戏剧情节。这是全剧动作性、舞蹈性最强的一段,慧兰的羞愧、害怕、无奈、撒娇与陈时中实在、善良、呆萌的性格和状态都展露得很好,以致于第一折就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

  第二折,两个人住在店中逐渐地走向更加熟悉,慢慢地怀有好感直至王慧兰有心去试探陈时中人品到底如何。这段戏是整部戏大转折的地方,又揭示了二人真正的未婚夫妻的关系,还是一段注重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戏,从剧情上有看点,这段有难度的表演黄艳艳和吴清华完成得很出色。王、陈二人各怀心意,观众以及检场人知道实情心里的着急,形成了观众和舞台人物之间的纠葛,这也是很的戏剧作品抓人的重要手段。慧兰得知眼前公子是未婚夫的惊喜、雨声中被撩拨的心绪,姚清水、王少媛等莆仙戏名家为剧中设置了一段修改过的《梁祝·驻云飞·十八嗏》,精准而富有意境地表现了二人的心境。推门、拉门、摔倒、擦血、抓手、抽手……试探、求爱,直至袒露实情,“心怅然,客店静,双双枯坐难伏枕;听夜雨点滴到天明”。

  诸如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戏,在情感把握上拿捏地都比较准确,表演也很细腻、充满了诗意和古典的气息。剧中有关店妈和艄公俩人的戏诙谐风趣,不仅调节了现场演出气氛,同时还很好地推进了剧情、与两位主人公的戏形成呼应。检场人在演出中跳进跳出,既与观众形成了交流沟通,还通过用簸箕盛黄豆做出或大或小的雨声,这些无疑都增强了这部戏的艺术品质。在曲牌结构的规范下,唱词错落有致、节奏优美,文辞典雅诗化,包括对白似乎都充满了南戏遗响的韵味。
  莆仙戏《踏伞行》从传统中走来,她拥抱传统、致敬传统、化用传统、发展传统,尊重并运用戏曲创作规律书写了一曲展现男女爱情故事、反映生活真谛的乐歌,美轮美奂、诗意盎然。在诸如第三折王夫人与陈时中,王慧兰认母等方面交代得更清楚些,整个戏的节奏、尤其是男女主人公对戏部分的节奏再起伏变化些,对整个戏的呈现可能会有所提升。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