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莆仙戏
用古典审美呈现精彩的时尚绽放
——浅论莆仙戏《踏伞行》的审美看点
【发布日期:2022-08-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崔伟】

  一个古老剧种,一种很有特点的古朴表演方式,一桩戏剧性很强但并不陌生的老故事;尽管如此,你不能否认莆仙戏《踏伞行》创造了当下戏曲创作和审美的巨大奇迹,激活了传统戏曲艺术原本存在,却像重被发现的新颖亮点。其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踏伞行》取材于莆仙戏传统剧目《蒋世隆》的有关情节,已传唱几百年。这类男女因离乱而邂逅又产生感情牵惹的曲折故事,本是中国古典戏曲创作的滥觞路数,现在更多是作为传统剧目留存在舞台,因此这些戏里,故事已经不具备新奇性的吸引力,相反,传统呈现的特点和演员对经典技巧表演传承才是观众最为迷恋的本质吸引。但莆仙戏《踏伞行》给予我们的吸引与震撼却改变了这类传统题材一直以来的欣赏局限性,经周长赋和郭景文的编剧,我们看到的《踏伞行》却以脱胎换骨的故事呈现、人物关系、情节铺排、题旨寓意等的活色生香,成为传统莆仙戏表演精彩的重要支撑,也从故事和人物上升发出许多具有人生意蕴且激起当代人共鸣的鲜活意蕴。
  周长赋不愧写戏老手。他擅长在情节钩织上展现生花妙笔,注重在细节处抽发人物和情节的细密精微,从而抒发故事和人物蕴含的人生与情感的哲理和感性内质,应该说在《踏伞行》中发挥淋漓尽致。公允讲,莆仙戏《踏伞行》的成功,首先是剧本编写得智慧、有温度,使一出本已失鲜久矣的老套男女命运和情感危机,竟然开掘与展示得摇曳多姿,引得当代人欣赏关注,并经品味而生颇多感叹、顿悟。
  在结构上,《踏伞行》共分“踏伞”“听雨”“又雨”“共渡”四场。“踏伞”是介绍相遇,重点是把两人后来的命运紧紧扭结,做好铺垫。“听雨”则是展开的首个笔墨淋漓倾泻。王慧兰与陈时中这对已经订婚的男女,因战乱的相遇虽是偶然的,但陈时中是否不顾礼教施以援手,甚至答应男女同行,则是经过一番内心思忖后从人情与道义上的大义担当,体现了其至诚;当然,也是戏剧发展未来生变衍生戏剧性的前提。之后,也就走入《踏伞行》最为精彩并倾力展开的精彩华章“听雨”。二人投店独处,尽管店妈以“下半夜两间变作一间”直白调侃,但此处的陈时中和王慧兰均心怀赤诚,并无杂念,他们绝对是正人君子。随着雨夜淅沥,稍饮休闲之际,陈时中在女方询问下报上名姓,王慧兰惊诧未婚夫在旁,但鬼使神差却要隐名试探。戏的精彩便出现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戏剧性。接下来,同样是内心的真情使然,陈时中因饮酒而发现慧兰貌美,萌生情愫。特别是在化名如桂的王慧兰追问是否订婚时,心旌摇曳的陈时中脱口否认,戏则进入到巨大的情节尴尬与感情危机中。王慧兰骑虎难下,陈时中覆水难收,一个明明白白陷入羞辱气恼,一个懵懵懂懂感觉妄言失矩。于是,“听雨“的一夜,则带来了更大的风雨。如何解决矛盾危机?犹如巨大悬念,观众想不出,自然万分期待戏剧的发展。
  接下来的“又雨”是“听雨”孕育的危机向最终解决的过渡,也是已经万般悲苦的王慧兰和万分尴尬的陈时中,在店妈、王夫人的“添火加油”下,更加有口难辨,有话难言,有苦难诉,为接下来的最终解决矛盾营造出的危机尖峰。“共渡”的地点放在了江边,节令渲染了春日,可见作者是颇有象征和寓意的设置。王慧兰因为“谁料一场夜雨寒,更兼那店妈话不断,句句叫奴添难堪”,从而羞辱尴尬地“心悬悬孤零零奔走江干”。这场戏,无疑是观众期待的看点。但其实写起来难度很大,因为剧情结果是有传统戏的情节套路预先解除了关注的悬念。使编剧面临倒要看看你的解决过程,能够写出什么细节上的新花样?这场戏细密又巧妙,还竟然写出了情节之外的人生况味。先是江边陈时中“虽说乱世从权,但礼仪不能乱”的认错,但回应则是王慧兰“你一个读书人举止轻浮,叫奴如何与你共度终生”的拒绝。看来危机难解,但妙就妙在剧中设置的店妈、艄公这对同样是男女冤家,打了一辈子却未离散的平凡夫妻。在王夫人:“逃兵乱与未婚夫相遇,这该是前生前世修的缘分”劝解仍无效的情况下,目不识丁的店妈一句:“这世间有的事能试,有些事试不得”出口,犹如警世良言,引起众人附和,当然也启发了王慧兰的内心波澜和深深自我的怨悔。接着,店妈又一句:“人一世不长,少计较,吃酒后讲的话不算数!”则为陈时中、王慧兰的内心纠结化解提供了下来的台阶。但戏的精彩并未止于此,而是转化到江上、船中这一更有寓意性与浪漫化的环境里。情侣间的冷战接着被剧本细腻的铺置步步化解。这里,艄公的存在变得巧妙而必然,“你们相抢上船,上船了为何不讲话?”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接下来,陈时中对“也怪一个如桂骗我害我”的怨怼,让王慧兰脱口而出:“如桂是我乳名,谁人骗你害你?”,并引出时中的衷心表白。至此,王慧兰内心涌出“留伞踏伞意殷殷,一路同行共风雨,权称夫妻有温馨”的感慨和暖意。于是,在陈时中不弃深情表示离去,并决定“向如桂重新再求婚”。这番情感的至诚,怎能不让王慧兰温柔急切唤他留步,说出:“且等,还有雨,这伞拿去”。至此,一桩曲折但充满温馨的危机,丝丝入扣,合情合理地得以解决。
  情节在传统戏基础上细腻化、人情化、哲理化、独特化,不能不说是莆仙戏《踏伞行》尽管以传统做创作标的,但却能激发老故事老人物老套路中,原本缺乏的看点与情感表达出充满生机艺术吸引力的基础支撑。同样,因为对人物性感细腻咀嚼和丝缕分明的解析,便足以使已经缺乏感染力与鲜活度的传统故事,不但洋溢出浓郁的新意,而且也神奇到能对当代观众产生心灵与生活的沁润和启发。
  而讲述方式的简洁灵动,为表现莆仙戏的艺术特质提供了极好的文本支撑。陈时中和王慧兰固然看点多多,但几个小人物设置和刻画同样灵动的让人称叹。店妈和艄公夫妻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们在剧中承担的作用和体现的人生状态、情感细节,都充满烟火气与普遍感,但很有人生的朴素哲理。精心设置,在剧中虽无名姓但承担时空变化、环境营造和情节推进诸多作用的四个检场人,身份多样,一会儿乱兵,一会百姓,一会雨声的营造者,其符号性的身份和灵活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中角色的灵活无限本质,在《踏伞行》中,我觉得更是一种跳进跳出的表演者与观赏评判者的合二为一。这些都是传统的面貌,但却在文本和舞台呈现上,焕发出传统方式的灵动鲜活效果,也继承传统很巧妙体现出创造性的功用。
  《踏伞行》表演的古朴精湛是近年戏曲表演少有的,也是令人被深深吸引的制胜法宝。佩服莆仙戏在审美风格上传统的博大精深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惊叹当代艺术家传承创造的迷人表现力。整个戏唯美、静谧而具有浓郁闽南生活色彩。剧中的小舞台雕梁画柱,精巧古朴,在聚拢的空间下,陈时中、王慧兰的故事被置于其中。战乱的流离、相遇的救助、同行的依傍、宿店的温馨、试探的失望、乱后的尴尬、冰释的温婉,在这方舞台上都以精致聚敛的表演、歌唱来演绎淋漓。尽管幅度不大,却恰好可以最好体现莆仙戏完整独特的审美手段与表演功法。应该说《踏伞行》在舞台表演的呈现上,非常有力证明了莆仙戏的艺术价值之珍贵,也尝试在新戏中做到了以传统精彩表现新内容,并在最大限度具有剧种个性和历史风貌基础上,更好体现出创造力和剧种自信。


  两位主演黄艳艳和吴清华,他们身上的古典气质与表演的精致秀美都散发出传统戏曲手眼身法步的典雅精美。比之其它地方戏,应该说莆仙戏在表演手段上更有着一套完整的自我体系,其审美观与表现方法更加独特,那种古朴体现于节奏、韵律、唱念做表都鲜明幽缓,甚至呈现出古拙气息。黄艳艳与吴清华的表演,在三个方面深深地打动和征服了我。第一,是表演方式剧种特色的体现优质而鲜活。一个脚步、一个转身、一个水袖的使用,这些外在功法和眼神、表情、唱念节奏等人物内心、情绪的准确表达结合得太好了,真正做到了手段运用传承精道,同时表现剧情、情感却不显束缚而鲜活灵动,达到了技术体现与人物情感表达的水乳交融。这在戏曲比较传统剧种传承创造上实不多见,足见演员学得实,化得巧,用得准。如:伞,作为重要道具,第一场中黄艳艳与吴清华围绕其做足了戏:持伞、扯伞、接伞、还伞、踏伞、撬伞、抢伞、跪伞,直至共伞,这些情节和细节,他们表演清晰美观,彰显了传统戏最擅长的把戏做足,把艺术看点释放充分的魅力。第二,是恪守传统更能追求情感刻画的鲜明真切。看《踏伞行》我们会明显感到,在黄艳艳和吴清华心中,陈时中与王慧兰的爱情邂逅与情感纠葛是完整的,在演员心中更是真切的。“听雨”中,那种独处一室合理的青年男女合理的“闹心”,与男方主动并难抑制的合理冲动,女方失望后的尴尬,应该说如果仅是老戏老演,或者只重技术呈现,是不会如此细腻真切表现出来感人走心的审美效果的,因为老戏老演更多是技术传承而不是具象的情感真实刻画。但在《踏伞行》中可明显感受到,情节是靠男女主演的清晰内心活动与情感反映的细腻梳理作为基础,再用表演手段呈现出来。于是,手段精彩同时,情感和过程也具有了鲜明的路径和活力,情感因手段的萃取与精当反而增添了比生活真实更强烈的艺术神采。第三,黄艳艳和吴清华都能做到,唱念所体现的剧种感染力,不因语言隔阂而减色。不能否认,戏曲欣赏中方言的审美阻隔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踏伞行》中曲调优美,曲牌的音乐特色非常具有感染力。这与两位主演的演唱条件和歌唱效果密不可分。黄艳艳念白温文尔雅,启唇落腔讲究情感与字音字韵的浑然优美,她的嗓音非常柔缓,音色甜而含蓄,表现力很强。而吴清华的小生气质和表演,特别是念白、演唱俊雅却不乏男子气,歌唱深情至诚,眉眼体态非常灵动,特别是有一种舞台的塑性美自觉呈现和画面、肢体、形象的律动感。而且,吴清华非常注重情绪准确,让人能通过他的旋律似乎就可体会演唱的内容与内心。这真是两位好演员!
  总之,《踏伞行》的确令人难忘,是这两年来少见能在传统面貌基础上迸发如此浓烈题材表现力和审美欣赏感的独特好戏,值得弘扬和总结。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