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旅游
莆田文化瑰宝底蕴深厚 古今辉映
【发布日期:2021-07-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黄凤珍】

       

曾博文 摄

敖玉龙  摄

曾博文 摄

敖玉龙  摄

敖玉龙  摄

        近些年,我市先后出台了《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市成功加入“海丝”联合申遗城市联盟。全市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48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37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888处。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新增登记文物藏品6510件(套)。

  向世界展示莆田文化遗产
  7月16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开幕。我市作为大会“一城七线”遗产展示项目考察城市之一,向世界展示莆田文化遗产、彰显我市历史文化底蕴。
  莆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集散地,声名远扬的“文献名邦”“海滨邹鲁”,源远流长的妈祖文化底蕴深厚,灿若星河的历史遗产星罗棋布。为向世界展示莆田,宣传莆田,我市已把16个考察点亮点、特色集结成册,出版一套《溯游莆田》文物·伴旅丛书,旨在打造莆田文化遗产的全景图、档案馆。沿着公元纪年的时间脉络,图文并茂地将这些气势恢宏的庙宇殿堂、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巧夺天工的建筑瑰宝等文化遗产全景展现。
  莆田之美,美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美在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的文化瑰宝,美在浸润于历史遗产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为讲好莆田故事,我市录制了世遗展示视频《千年莆田》,配以中英文字幕,向世界展示莆田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这是一次难得的展示机会。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副科长余志武介绍,围绕世遗工作重点,市文旅局策划生成36个“六个一批”项目,即为公布一批、启动一批、完成一批、展示一批、预备一批、表彰一批,全部按序时推进。 “一城七线”中涉及我市有16个考察点,当前,考察点的本体检修检漏、环境整治、白蚁排查整治、文物丛书编撰、解说词优化、讲解员培训等工作持续推进,考察点周边环境风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革命文物  红耀莆田
  莆田是福建第一批建立中共地方组织的地区,是南方8省三年游击战争时期15块游击区之一的闽中游击区的主要地区。莆田大地上,前仆后继地涌现出陈国柱、王于洁、黄国璋、林汝楠、罗迎祥等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外御强敌、内抗暴政,为了人民的幸福奋不顾身、为国捐躯,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英灵丰碑是城市的重要文脉,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闽渐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革命司令部旧址、临水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哲理钟楼、陈国柱故居、闽中烈士陵园等都是瞻仰怀念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精神丰碑,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基地。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革命文物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目前全市革命文物中共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市级5处、县(区)级6处。今年以来,各革命文物场馆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605次,服务党员群众50万多人次。
  每一处红色遗址、红色展馆,都在讲述着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都是一份精神的传承。为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市文旅局设计了八个主题15条“百年奋进·红耀莆田”红色教育精品线路,并对外公布、推广,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同时保护革命文物。据该局文物科副科长余志武介绍,目前我市有56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6件(套)可移动文物,列入今年省文物局公布的全省首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可移动文物。市文旅局已对这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单位颁发保护牌。推荐的红色教育精品线路,不仅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阵地,更是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我市革命文物的一项举措。”
  传承文化   留住乡愁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莆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委员会”和专家顾问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和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已批复。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完成了6条街道路面整治和2条街道店面修复,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完成了河道整治。大宗伯第等7处文物修缮工程正在实施。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是莆田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莆田市中心地段,总面积61.71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9.86公顷、建设控制地带51.85公顷。街区有街巷格局保存完好的大路街、县巷、后街、衙后路、庙前路和坊巷6条古街产。现存各级文物保护建筑18处、历史建筑14处,街区内旧街纵横相联,明、清古建筑连成一片,构成了具有莆田地方传统格局的风貌区。2018年8月,街区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2019年12月31日,莆田市成立了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指挥部,修缮及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共分为三期。修缮风格上,根据《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技术导则》,遵照“不改变建筑原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修缮原则,本次古街区按“四原”即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尽可能地保存原构件的要求,在保护修缮中坚持合理使用、有效保护、保持风貌、分类管理,在修缮中贯彻修旧如故、技术合理、安全耐久、确保质量。
  目前,文物单位和历史建筑修缮工作正在同步推进。为更好地推进街区的活化利用,在街区保护修缮的同时,按照“业态要灵活、文化要传承、乡愁要留住”的思路,同步开展业态规划、招商落位、后期运营工作。
  提升活化利用  上演文化大餐
  市文旅局积极探索文旅新业态,利用元妙观三清殿等文物建筑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览,设立了书院、棋院、莆仙折子戏表演剧场和6家莆阳书房。利用澳柄宫革命旧址、陈国柱故居等文物建筑开辟为爱国主义基地,蔡襄墓、梅洋江氏民居等文物建筑开辟为廉政教育基地,林润故居和姚馀三故居等文物开辟为家风家训馆,让文物成为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心和窗口。编撰木兰陂等世遗考察点文物丛书22册,拍摄《妈祖故里·文化莆阳》等系列纪录片135集,提升我市文化遗产知晓率和影响力。
  此外,依托国家文保单位三清殿,打造集莆仙戏实景演出、非遗研学、国风摄影、茶道香道展示及民俗文创设计销售等于一体的文旅新业态空间。活化利用古建筑资源的同时,将千年文化莆仙戏的演艺舞台置身于千年古建筑之中,在表演形式、观看方式、旅游体验等方面颠覆了传统舞台演出的形式,给观众一种全新的体验感。让市民在古色古香的空间内,近距离欣赏千年莆仙戏演艺,打造莆田文旅融合新地标,凸显莆田文化特色。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