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传承李耕画艺 揄扬画乡绮彩
——纪念李耕画院成立二十五周年
【发布日期:2020-10-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张德成】
  一九九五年李耕诞辰110周年纪念时,由李耕哲嗣李朴和高足蒋金读等热心振兴传统人物画事业,具有一定艺术造诣的老中青画家自愿结合组成成立李耕画院。画院成立时,县委书记蔡文懋在会上作《弘扬李耕传统画艺,坛创仙游文化优势》的讲话。省、市、县有关领导及各界名流近百人出席。福建师范大学翁振新等六位教授参观、座谈李耕遗作画展及画院成员画展,对李耕的画技、画法、诗词给予高度的评价。魏传义、蔡园、周颖南、许怀中、姚天沐等送来墨宝祝贺。李耕画院设在李朴住寓七楼,宽敞向阳,遥对蜚山,背临兰水,明亮雅致。厅堂正中嵌挂李耕生前执笔作画的留影像,墙壁上悬挂遗作精品《李白醉酒图》《弥勒佛图》,还嵌挂着省书法名家书写的石刻涞金对联:“学本通儒菜根精舍传瑰宝,斋名研墨佛骨仙风注画图。”李耕一生追寻国画艺术,曾以十八笔勾勒成弥勒佛深受徐悲鸿大家盛赞:“有奇拙胜者,首推李耕君,挥笔恣肆,可以追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
  李耕画院成立时有成员9位,包括在外省及海外的名画家,如名誉院长姚天沐,吴东奋,特聘画师方纪龙、黄叶、黄国培等,由李朴、蒋金读分任院长,现由李清达继任院长。成员中林仲祖、郑路迅、詹黎明、刘元模4位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20多位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阵容宏大,画师济济。二十五年来,画院在仙游县委、县政府和宣传部、文联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以继承和弘扬李耕画艺为宗旨,紧密围绕和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艺术创作,美术研讨,出版《李耕画院作品选集》《李耕国画研究论文》(1-12期)。仙游县文联与画院传递文化强县的创作方向,探讨创作思路,协同画院编印“李耕画院作品集”。2001年秋,参加在北京美术馆举办的“李耕画派暨莆田市书画作品展”,以及省、市、县各类展览和笔会。李耕、李朴、蒋金读、李清达、李柱、邱监等116幅作品入编2003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画系列》(八册)和2005年《仙佛与古代民俗画系列》(十册)。李朴、蒋金读、李清达、邵世霖、张清岩、付义聪、林仲祖、黄玉涌、陈炳灿、张锦鸿等画师相继出版个人画集。李清达、邱监分别于1993年相继四年由台湾、香港出版年历。李清达《评现代主义“无意识”自我表现》等2篇论文发表《美术》,2017年黄叶出版“李耕研究”。
  25年来,画院分别在福州、厦门、泉州、三明、莆田等数度举办“李耕先生遗作及画院成员作品展”。1996年春节期间,画院与莆田锦江书画院交替在仙游文庙及江口两地举办为期半个月的作品展,省作协领导陈章武、陈章汉莅临参观指导。1995年两度在泉州举办画展,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等专题报道画展盛况。2006年,应三明统战部邀请,在三明艺术馆展出画院作品,三明日报、电视台亦做了跟踪报道。2017年新年应邀赴泉港区举办半个月的画院作品展。泉州、三明展出时两地有关领导莅会指导,画院画师与泉州华侨大学、三明师院美术工作者举办学术交流、笔会,集体创作纪念画图,从而促进闽南、闽西和闽中的文化交流,增进联谊。画院不定期举办美术研讨、经验交流,别有见地撰写研究李耕画艺的论文,九篇画评收入“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美术集”,十六篇选入“李耕及其画师评介”。1998年,画院与仙游县政协联合举办两期“李耕国画培训班”,培训180多位热心绘画的青少年,为“国画之乡”造就绘画苗子。2008年“八一”前夕,先后两次慰问当地驻军,馈赠几十幅作品,深受官兵热烈欢迎,增进军民联谊。汶川大地震,牵动画师的心,精心创作反映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作品,表达关爱的心迹,蒋金读、李清达、张清岩等把珍藏的作品拍卖所的六万多元捐献灾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强国,文化兴县,二十五周年来,李耕画院创新发展,多出精品,服务社会,铸就新辉煌,硕果累累,成就斐然,为传承李耕画艺,增创文化优势,为国画之乡的仙游添增绮彩。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