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车市
新能源汽车迎来“史上最低价”
多重补贴拉低售价门槛,续航里程升级
【发布日期:2020-05-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当前新能源汽车成为车市关注度最高的一个消费板块。记者留意到,在政府、地方和车企的多重补贴助力下,多款新能源汽车迎来“史上最低价”。同时,多款新上市的国产新能源车领衔拉低售价门槛,续航600km的纯电动车迅速“普及”;作为新能源车推广的重要基础设施的充电桩,也在4月迎来国家级“新基建”项目的投入,为行业注入珍贵的强心剂。业内预测,2020年新能源车在市场后半段不仅迎来新机遇,也实现其向高质和价优方向演变的“变形计”。

【补贴】 30万元“限价”成新能源汽车分水岭

  政策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新引擎。业内认为,近日发布的2020~2022年新能源车国家补贴方案,将影响新能源车未来车型和技术布局,并刺激国外品牌加快零部件本土化进度来降低售价。据中投顾问分析,新方案设置年度补贴200万辆上限、30万元限价、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门槛提高到300公里、鼓励“换电”模式等规定,是增加车企降价意愿,促进行业加速向市场化过渡的举措。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将先抑后扬。中投顾问预测,30万元“限价”让20万~40万元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直接受冲击,亟须提高产品力。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表示,30万元补贴门槛政策必然会对部分合资和高端品牌的新EV产生更大挑战。据悉,随着国家政策的“一声令下”,多款中高端新能源汽车随即调价,特斯拉、广汽蔚来等原售价超30万元的纯电动汽车,“五一”前“官降”最高达3.2万元。目前,消费者只需花26万多元,即可买到一辆续航里程超530km的纯电动SUV。
  记者留意到,目前国内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以外资品牌为主,如特斯拉Model 3、奔驰EQC、宝马5系新能源汽车等;中国品牌中则以蔚来ES8、ES6及理想ONE等为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指出,30万元是新能源汽车的分水岭,高价位的豪华新能源汽车并不是承载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重任的主体,也不是现阶段补贴的对象,未来国家重点鼓励的必然是30万元以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技术】 国产品牌领衔!续航600km将“低价普及”

  今年以来,与价格门槛降低同时推进的,还有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提高。记者留意到, 以往600km续航里程是划分新能源车“豪华”与否的分水岭,能续航600km的车型数量寥寥无几,只有特斯拉、蔚来等少量售价在四五十万元以上的纯电动汽车才有此长续航待遇。但随着近期多款国产新能源车的发布,如今,600km续航逐渐实现“低价普及”。广汽新能源4月份推出了起步售价仅为17万元的埃安V,率先打破价格门槛,成为20万元价位中唯一一款续航达到600km的新能源SUV。随后,今年上市的还有更多车型的续航向700km迈进,如奔驰的EQS、威马7系,领克首款纯电动车等。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自主品牌加入600km以上“俱乐部”后,高续航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才能拉低至20万元或以下。
  根据中汽协分析,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企业正在不断加大车辆的续驶里程,越来越多续航600+km车型的出现,意味着消费者充电频次更少,也让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的“里程焦虑”逐渐成为过去式。

【观察】 新能源汽车普及再现曙光

  新能源汽车在经历了去年的低速发展之后,仍面临使用普及的难题,但在政策的驱动下,发展曙光已再现。当前业内普遍看好补贴延长的效果,并相信新能源汽车正成为今年车市最快复苏和实现增长的板块。当前,新能源车行业在政策引导下开展良性竞争,也将迎来优胜劣汰的转型期,新能源车企的兼并重组的步伐将加快。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认为,在这场转型升级战中,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当前不少头部新能源车企正在努力“拉开距离”,如在充电领域,抢占先机与其他企业合作增加充电桩区域覆盖率;或通过快速换电技术解决车主续航顾虑;甚至硬核如比亚迪,研发出“刀片电池”来解决电池的自燃风险。以上,都是增加新能源车品牌黏性的重要举措。
  可以说,政策不仅是导向,也是一种驱动力,促使技术进步的同时,让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成本大幅地降低。虽然,前路依然有很多技术门槛,但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汽车普及并不是一厢情愿。        (邓 莉)

 【数据链接】

   截至2019年12月,中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21.9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51.6万台,私人充电桩70.3万台,车桩比约为3.4:1,离《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的1:1要求相差甚远。
  赛迪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10年,中国新建充电桩将达到6300万个。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