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许伯英)“‘天’在莆仙方言中有几种说法,谁能说出来”“我来示范下,这个音是这样弹的,你刚才弹出来的音不对”“眼角这个地方要往上吊,才能显出眼睛的生动”……近段时期以来,三清殿莆仙戏传习所里热闹非凡,十音八乐、戏曲表演、化妆教学、莆仙方言、茶艺等公益培训班在这里开班,不仅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艺生活,也大大提高了群众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大家先放下手中的乐器,听我讲解一下这首曲子在弹奏中要注意的地方。”记者在教学现场看到,国乐大师林金清正细致地为学员们讲解乐谱知识点,对学员在二胡演奏中的姿势、音准进行一一指导。市民张志军一年前开始学拉二胡,“听说是林金清老师来教学,我第一时间报了名,技艺精进了不少。”张志军说,经过林老师的指点,他的二胡演奏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据悉,为传承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进一步活化国家文保单位三清殿,建设莆田又一处综合类公益文化场馆,市文旅局、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在去年全新打造了莆仙戏传习所,借力三清殿这一“城市会客厅”的地理区位优势,全新推出市民与中外游客共建共享的非遗传统文化新空间。在保护古建筑的前提下,对国家文保单位三清殿进行空间改造,成为莆仙戏各类形式实景演艺空间,同时配套莆仙戏文创产品展览销售、莆仙戏非遗民俗研学、民乐培训、戏曲演员培训、名家讲堂、茶道表演、茶艺培训、香道展示等,市民在古色古香的空间内,感受莆仙优秀传统文化;传习所也为市民提供全新的文旅新体验,打造莆田文旅融合新地标。 |